2024年3月20日下午,中心第三教研室全体成员在铸造车间开展了新教师成长训练集体备课会。
备课会上,新教师颜宇庆老师首先就2课时的铸造教案安排进行了讲解,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课后总结。其中,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重难点突破、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等。
接着,负责铸造实训的孟波老师从内容设置和相关知识点的时间分配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建议,尤其是涉及到整模造型,课程导入的内容应避免展开讲解,例如“通过青铜器视频引入铸造,介绍铸造工艺流程,培养学生对工艺一丝不苟的态度”这部分内容,虽有融入工匠精神,但这只是应知部分,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态度效果欠佳,不如适当减少展示时间,重点安排在后续的示范操作上。根据多年的实训指导经验,需要用到的造型工具与修型工具十几种,依次展示并介绍使用方法,同时示范操作,基本需要50~60分钟。通过造型实践操作,学会使用相关的工具,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严谨态度,这样将工匠精神的融入到课程中来。
其他老师也纷纷表示,教案上的内容较模板化,重点是如何将模板上的内容运用到实践操作上来。
然后,全体教研组成员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比如思政元素包含哪些内容,思政元素在实践课程中如何融入。经过大家不断地进行头脑风暴,畅所欲言,积极发表看法,最后一致认为,铸造工种实训中整模造型延续时间长,一坐下来,就需要不断地抓砂,捻砂,舂砂,扬砂,同时还需配合使用不同的工具,实实在在的培养到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态度,完美地融入了思政元素。
最后,集体备课会在一片和谐融洽的氛围中结束。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不仅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同时还在活动中学习到了老教师的专业实训指导经验,也在新一代的青年教师身上看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开展接下来的教研室活动,为提高各自的实训教学能力努力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为中心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济学路8号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
邮编:215131 电话:0512-67162149